小時候,鄰居王大爺問我:「你長大了想干什麼?」
我小胸脯一挺:「我想拍電影!」
王大爺一頭霧水:「為什麼要拍電影?」
我斬釘截鐵的回答:「因為拍電影容易,還可以掙錢買糖吃。」
雖然,我現在在工地搬磚,但想起這個夢想,我依然熱血沸騰,萬一,有人拍工地的戲,我可以搶個鏡頭。
長大后,我才知道,每個行業都不容易,拍電影就更難了。
即使再高明的導演,再高明的攝影師,拍出的作品也有穿幫的時候,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影視劇中那些搞笑的穿幫鏡頭。
有些,連我都不能忍!
在古代,只有手工面,這是毫無疑問的,但是在《古劍奇譚》中,有個吃面的鏡頭,我敢肯定,你吃的是方便面,不服來辯。
古代的照明可真不方便,在屋里,只能用油燈,在野外就更麻煩了,必須用燈籠或者火把。
我覺得還是火把更好,簡單易做,還挺亮,關鍵是有氣勢,比手電筒可酷多了。
但大哥,你用個打火機是幾個意思?
影視作品里面,用的最多的就是特效,簡簡單單的幾個鏡頭,經過技術人員的處理,就能以假亂真,我們完全就看不出破綻。
我想說的是,作為演員,咱也得敬業不是,起碼,咱稍微裝的像一些,我也能原諒你,你當大家眼神不好嗎?
很多地方建了不少古代建筑,美輪美奐,成了拍戲的取景地,比如橫店,古裝戲講究的是和諧,可不能隨便穿越。
大娘,我可以原諒你,但攝影師就不對了,你把大娘拍進去是什麼意思?
我一直都覺得,古代的井水和泉水應該很甘甜,這可是純天然的啊,人工的雖然方便,但兩者沒有可比性。
這麼多演員,這麼多群演,好不容易拍好一個鏡頭,大哥,你一個寶特瓶子毀了一切。
手機,成了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工具,跟過去比,真的方便太多了,想約個會,一個電話搞定,實在不行就兩個電話。
美女,手機雖好,還是希望拍戲的時候把手機放好,你拿在手上不累嗎?
古代都是繁體字,還好我生在現代,簡體字我都認不完,放古代我妥妥一個學渣啊,肯定不少挨先生的板子。
但繁體字雖然復雜,和簡體字還是很相似的,從小老師就教過我,碰到不認識的字就認半邊。
我想說的是,你當我們不認識金剛經這三個字嗎?
群演真是個好職業,有時候往地上一趴,中午的便當就到手了,還能出鏡炫一把,還有錢拿,比我搬磚可強多了,難怪橫店有30萬群演。
但這位兄弟,你偷偷趴著地上玩手機就不對了,中午罰你不準吃便當。
其實不光是這些普通的電視劇,就連被稱為經典的老版《水滸傳》,也有不少的穿幫鏡頭,但瑕不掩瑜,它依然是無法超越的經典。
《水滸傳》中,我挺喜歡魯智深的,為人豪爽,不拘小節,做事仗義。
但魯智深后面的電線桿,卻非常不和諧,好吧,我裝作沒看見。
電線桿倒也罷了,我們可以理解成古代的木棍,但在一個鏡頭中,卻出現了一個穿格子襯衣的小伙兒。
如果我沒記錯,古代是沒有格子襯衣的,這可真是格格不入啊!
攝影師,你是和魯智深有什麼過節嗎?
除了魯智深,我也喜歡武松,力大無窮,連老虎都不害怕,作為一個從小就怕狗的孩子,我對武松崇拜極了。
武松打完老虎后有一個鏡頭,一輛腳踏車出現在不該它出現的地方,我明白了,這只老虎應該是用腳踏車從山上駝下來的。
老版《水滸傳》中,每當看到英雄豪杰們喝酒吃肉,我就忍不住咽口水,每次都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,好像銀子永遠花不完似的。
但盤子里的明明是面包,因為,這樣的面包我吃過。
人無完人,每個人都有疏忽的時候,包括導演和演員,一部影視劇里那麼多的鏡頭,他們也確實挺辛苦的。
關鍵是,這些鏡頭銜接的非常好,一閃而過,根本不影響作品的效果,因為大多人是看不出來的。
太較真兒,就影響追劇的心情了,我們沒有揶揄的意思,權當一樂吧!